发言人来了反诈专场 民警现场手把手教你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时间:2023-08-18 07:58:16       来源:重庆日报网

▲8月17日,渝北区仙桃街道,重庆市反诈骗专题发布活动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8月17日,“发言人来了——重庆市反诈防骗专题发布活动”在渝北区仙桃街道举行。重庆市反诈中心、渝北区公安分局相关发言人来到现场,向市民、网友科普反诈知识、防范技巧、分析诈骗案例,并回答现场市民和线上网友的提问。

一个反诈App被多位发言人反复提到


(资料图)

“最近正在上演一部名叫《孤注一掷》的电影,大家都知道吧,里面讲到了境外网络诈骗的黑幕,今天我们邀请到我市的反电信诈骗专家,来向大家科普反诈防骗技巧。”刚开场,主持人、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徐祖国,就结合时下热点,勾起了现场群众的兴趣。

▲8月17日,渝北区仙桃街道,重庆市反诈骗专题发布活动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大家经常看到政府的反诈宣传,但是还是有这么多人被骗,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避免吗?”待各位发言人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后,有市民立即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此,参加活动的渝北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徐志强主动示意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

“除了各种各样的反诈宣传标语,我们渝北区近期还培训了一大批反诈‘小教员’,他们通过开展扫楼行动走门串户,面对面地为大家宣传反诈知识,并劝导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徐志强说。

本次活动上,徐志强第一次提到“国家反诈中心”App,而在后续的活动中,多位嘉宾都不约而同提到该App。

“‘国家反诈中心’App中,有不少的诈骗案例,大家可以多去学习学习,此外一定要记得开启防御诈骗功能。”发言人、渝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探长邓瑶说,只要坚持看一个月“国家反诈中心”App推送的小视频,相信骗子很难骗得到你。

发言人、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支队副支队长颜鸿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到正规的手机软件应用市场去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不要随意点击他人发来的链接。“当然,民警提供的链接除外。”

防骗诀窍 要记住“三不一多” 谨防“三个心”

“是不是我只要不转账,就不会被骗呢?”活动中,被市民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自己被骗。

▲8月17日,渝北区仙桃街道,重庆市反诈骗专题发布活动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有个顺口溜大家可以记一下,那就是: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邓瑶还提到一个更直接的办法,他说,骗子进行电信诈骗,大都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来进行,而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为了防止被骗,就应该培养另一个习惯,那就是把握不准就问警察。“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凡涉及钱财,只要有一丝的把握不准就问警察,可以打110,也可以打96110,还可以咨询你身边的社区民警,所以‘任由诈骗套路千千万,一问警察就防骗’。”

而颜鸿提到的防骗技巧里,有“三个心”要谨防。“一个是贪心、一个是不甘心,还有一个是不小心。”发言人、渝北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支队长谭小东现场分享了一个因贪心引发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例。前不久,一个女孩因为在网上刷单试图赚取佣金,被骗了13万元。“你贪图的是那一点小利,而人家贪图的是你的本金。”

正值暑假,还有家长提问,自己孩子在家难免不接触手机等,该如何防止孩子被骗呢?

这里,颜鸿就提到几个注意事项。她说,根据分析,中小学生容易遭受的诈骗是以买卖游戏装备为名、以买卖游戏皮肤为名的虚假购物、虚假服务类的诈骗,以及利用小孩子没有社会经验,有一种恐惧心理,冒充熟人、冒充公检法的诈骗。“最好的防范就是,假期由家长对孩子进行监管,不能说到了假期就放飞自由,手机给孩子就不管了。要注意看孩子用手机做什么,特别是涉及到有转账的,还要注意有没有异常的经济支出等。”

防骗反诈意识要根植入脑

有的市民对防不胜防的网络电信诈骗很是担忧,于是向发言人提问,能否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可以屏蔽来自境外的网络电信诈骗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三位发言人的注意,他们纷纷作答。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境外没有亲朋好友,没有境外通话的必要,可以联系移动运营商,将境外通话这项功能关闭。” 谭小东首先介绍了一个好方法。

“诈骗分子是一个团伙,他们非常狡猾。”颜鸿紧接着接过话茬,提醒广大市民,这些诈骗分子不仅通过电话实施诈骗,也会通过制作非法网站、涉诈App实施诈骗,因此一定要全方位的防范。

“没有一种反诈技术可以‘一招鲜吃遍天’,因此我们一定要足够重视,从多方面进行防范。”邓瑶接着说,除了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通电话防骚扰等方式,更重要的是多了解诈骗的知识、多了解诈骗的套路。“只有你了解了这些诈骗套路,自身免疫力提高了,不管诈骗分子技术再强也骗不了我们。”

关键词: